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possible. Cooki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your browser and performs functions such as recognising you when you return to our website and helping our team to understand which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you find most interesting and useful.
【撰文/ 總經理辦公室】
根據中央氣象局所提供的資料顯示:臺灣地處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互碰撞的樞紐點上,是典型板塊碰撞下所產生之大陸邊緣島嶼,每年平均發生的地震約15,000~18,000個。根據以往歷史的記載,臺灣近百年來曾經發生多次災害性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例如1906年梅山地震、1935年新竹-臺中地震、1941年中埔地震、1951年花東縱谷地震、1964年白河地震、1986年花蓮地震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1999年集集地震等,而這麼多災害性地震的重複發生,再再顯示臺灣這個島嶼實仍為地殼活動非常劇烈的一個區域,而且隨著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各大都會區人囗密度不斷提高,高樓大廈林立,更是大幅增加地震對於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因此生活在地震威脅如此嚴重的環境下,地震科技在災害防治上的應用益顯重要。
地震測報是臺灣整體地震災害防治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尤其在集集地 震發生期間,對於有感地震的嚴密監測、地震資訊的快速傳遞,以及落實地震情報在防災上的運用,皆顯示其能夠在地震減災上發揮一定的功效。地震測報工作的進行必須透過地震觀測儀器的廣泛設置,以便在地震發生時能夠忠實記錄各地的振動訊息,同時地震學的研究與應用也需要仰賴地震觀測網所蒐集之資料來加以分析與驗證。廣義之地震觀測網除了包括可以直接記錄地動訊號的各類型地震儀外,其他地震相關之研究或作業的觀測網,例如研究地震前兆現象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與地下水位監測系統也可以涵蓋在內。
地震速報系統為中央氣象局發布有感地震報的核心系統,近年來成功應用於臺灣地區幾個災害性大地震的測報,例如1998年7月17日嘉義瑞里地震、1999年9月21日集集地震、1999年10月22日嘉義地震、2002年3月31日花蓮外海地震、2003年12月10日臺東成功地震、2006年4月1日臺東地震以及2006年12月26日恆春),迅速提供防救災單位地震參數及強地動資訊,有效降低地震所造成的衝擊。
卡訊電子目前是氣象局地震中心發展地震速報系統的合作夥伴,非常認同中央氣象局 地震中心的校園地震減災理念,因此全力開發地震自動速報系統,鑒於系統已逐漸成形,現在為了讓更多的民眾也能受到地震即時速報的防護,將地震速報從校園擴展到手機APP,目前Android及iOS版都已經全部發行,全民可以免費下載使用公測。
全民防災系統剛開始佈建,目前提供的版本僅供台灣地區使用,可預期會有許多的未知問題需要改進,若有建議也請不吝指教。